当前位置 : 造句网 > 汉语字典 > 名录 > 名录的造句 > 名录造句

名录造句

更新时间:2024-04-18 12:06:00

1、“藤缠树”被列为古树保护名录,并挂牌保护。

名录

2、2005年的时候,杭剧被列入了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的一些主要的老艺人也分别被列为浙江省和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代表性传承人。

3、目前,藏医药、藏纸、唐卡、拉萨囊玛等7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本报讯近日,笔者从省住建厅村镇处获悉,经过长达半年的调研、核查,我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店头村等48个村落被列入国家首批传统村落名录

5、本报讯(通讯员徐进群)近日,文化部向社会公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岳西县的高腔戏名列其中。

6、据了解,本名录涉及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制造、资源化、产业共生与链接四个方面、共42项重点循环经济技术、工艺和设备。

7、伯克贵族名录还把布莱斯宗族上溯到哥泰姆,在英国传说中,这是疯子出没的地方。

8、上海本帮菜也取得长足的发展,功德林素菜馆素食制作技艺、上海老饭店本帮菜制作技艺、南翔小笼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2011年5月‘砀山唢呐’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7月‘砀山四平调’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

10、宣武区有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已公布38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李连元等5人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人。

11、你说你读过了这灵材名录,有什么证据?狗熊掰棒子看一本扔一本,那可不成啊……

12、我想研究一下这本名录,献给爱丽丝。

13、农历八月十五是朝鲜族传统民俗节日秋夕节,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是朝鲜族民俗节日文化的集中体现。

14、峨眉山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山形势巍峨雄壮,草木植被浓郁葱茏。

15、在上海菜上,功德林素菜馆素食制作技艺、上海老饭店本帮菜制作技艺、南翔小笼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国务院8月24日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文教界名流与基督教领袖,唯有沪江大学首位华人校长刘湛恩。

17、Title呼和浩特地区的仙人掌科植物及观赏多肉植物名录

18、泰国政府在是否希望把柏威夏寺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的问题上含糊其辞,但同时也表示不理会黄衫军的诉求。

19、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20、抗战胜利后,国民革命军军委会办理第一批军官退役,重庆各大报刊登退役将军名录,冯玉祥、鹿钟麟将军位列榜首,刘家佺的名字也在其中。

21、2007年,发源于桂林的广西桂剧、广西彩调入选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大桥纳入区级“不可移动文物”名录,首次与“文保”挂上钩,这也给大桥的修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本文对1949年以来我国龟鳖动物的新种和新记录、物种多样性和名录变化状况作了述评,分析了中国龟鳖物种多样性的特点及濒危现状。

24、2001年,大同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5、邕剧、宾阳炮龙节、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等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宁并成功举办了十届国际民歌艺术节。

26、吉林参加首届农民艺术节的“农乐舞”和“好来宝”等节目,都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7、科学家们运用一种名为“基因切片”的技术,对四种不同品牌香烟上的细菌进行了甄别,最后得到的细菌名录简直可以充当一本微生物学教材,这些细菌包括:不动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克雷伯氏菌和绿脓杆菌。

28、本报讯(通讯员徐进群)近日,文化部向社会公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岳西县的高腔戏名列其中。

29、清真风味挂炉烤鸭和燕翅席等脍炙人口,河鲜海味独树一帜,鸿宾楼“全羊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0、采用实地调查与查阅相关资料相结合的方法,鉴定整理出五郎溪昆虫名录计16目127科622种。

31、除非你住在已列入文保名录的建筑或古建保护区之内,否则应该不需要申请规划许可。

3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机构的官员拟定造访蒂瓦拉库,以确定这个著名景点是否需要被从世遗名录中除名。

33、最新最全的行业研究、市场报告、统计年鉴、海关数据、企业名录,尽在摩尔资讯!

34、比如说,书上说洛阳的龙门石窟有多么悠久的历史,有潜溪寺,奉先寺,宾阳三洞,有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艺术的典型代表,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

35、此前,西藏的藏戏、唐卡、格萨尔、雪顿节、囊玛、拉孜堆谐、藏族天文历算等三十多个项目入选第一批、第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 劝课造句
下一篇: 调派造句